聚焦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健康上海
发布时间: 2020-08-30 浏览次数: 10

编者按2019年,上海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全面展开,工作平稳有序、顺利推进,总体成效符合预期,整体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为完善上海社区健康服务体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专家学者,就上海市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问题组织了专题调研,形成如下报告,供市领导决策参考。

一、上海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

目前,上海市大力推进“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加快推进健康上海建设,致力于在社区层面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保障全人群健康的公共服务,努力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健康服务需求。因此加快实现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服务定位,实现由“治已病”“治未病”的健康观念理念的转变,由特殊群体全人群的扩展,由以治疗为主向健康为主的体系转变,并以此提出加快完善社区健康服务的对策建议,为政府适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提供重要支撑。

近年来,上海社区健康服务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设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社区医疗卫生方面,上海市加强基层临床服务能力,重视基层首诊制度的完善,以满足社区居民在家门口看小病、看慢病的需求。目前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惠及30%常住居民,实现慢性病用药“长处方”服务以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且需长期服用治疗性药物的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二是社区全覆盖健康服务方面,上海市近年来高度重视全人群医疗健康需求的全面满足,社区于2018年全面开展长护险试点服务并向全人群持续推进。目前累计受理35.5**,完成评估31**,已服务老人30.1**,以为社区内部失能失智居民及其家庭提供专业化健康服务。2018年底,全市建成18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通过打造枢纽式的为老服务综合体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援助等方便可及的“一站式”服务。

三是社区健康生活方面,上海市目前高度重视社区居民运动保健、文化教育等需求的满足,并着眼健康设施、环境等领域,加大政府投入、拓展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流程。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013年末的1.72平方米增加到2018年底的2.23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从2015年的40.8%增加到2018年底的42.8%;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推行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打造社区宜居环境;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等方面。

二、上海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上海社区健康服务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效,但仍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社区健康服务缺少顶层设计,社区健康服务管理机制不明确

由于健康服务的顶层设计不完善,政府各部门间缺乏健康服务的协同联动机制。虽各部门制定了健康发展的计划,但由于没有明确的统筹责任部门,各部门从属于同级协助关系,缺少统筹性的工作指导,使得各项服务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全方位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健康服务“硬件”“软件”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在生活方式上,健康宣传知识体系不匹配,居民健康生活方式未全面形成,各种不良生活习惯仍普遍存在,仅有59.1%的居民认为健康生活方式包含有规律性生活。二是在医疗卫生上,社区基础医疗机构功能定位较低,导致功能、地位弱化,居民日常看病、配药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三是在体育保健上,社区层面的健康服务缺少硬件支持,运动场地、配套设施、专业指导等都成为制约居民积极运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37.3%的居民对所在小区的体育服务感到满意。四是在环境治理上,垃圾分类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和制度安排,直接影响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政策的可持续性。五是在养老服务上,长期照护服务服务定位不清晰,护理内容逐渐异化。根据调研结果发现,“长护险”服务在实施中存在从“护理服务”向“家政服务”异化的倾向。

(三)全覆盖的健康服务供给性结构失衡以及全周期性健康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一是社区健康服务供给结构失衡,健康服务辐射人群有限,尚未真正实现全覆盖。虽然社区健康服务目标人群是全年龄层的居民,但实际在服务内容上呈现供给性结构失衡。根据调研结果显示,中青年群体对健康服务中体育保健项目需求较高,但社区层面的供给明显存在不足,严重影响居民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二是疾病周期管理体系不完善,注重医疗环节服务建设,忽略了对预防和康复的关注,直接影响了居民的健康生活水平。三是依托“个人健康档案”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尚未形成,无法及时并全面的了解居民的个人健康信息,制约了居民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

四)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不成熟、健康服务平台碎片化影响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效果

一是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健康服务的动力明显不足,政府缺少对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健康服务鼓励与扶持。二是社会提供服务质量难以把控,政府缺少对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进行监管。三是健康服务平台碎片化,居民健康信息共享存在壁垒。上海市虽已建立多项养老健康服务平台,但普遍存在平台多而杂,功能少而烦的特点,尚未将各种服务资源信息整合到一个智慧平台上,居民信息共享水平较低。

三、完善上海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未来上海市要形成以政府、企业、社会、个人为责任主体,以全人群为服务对象,服务形式融合中医特色、品牌健身运动,服务内容涵盖医疗卫生、健康老龄、健康环境、健康生活、文化教育、运动保健,形成具有制度保障、理论保障、技术保障多重保障的“全人群、全方位、全周期”的社区健康服务体系,提升上海市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一)从顶层上设计社区健康服务体系,明确相关部门职能

一是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协调下,各部门立足于全局层面对本部门的工作予以统筹规划、设计和实施,制定未来发展规划和目标,保障社区健康服务重点举措的顺利开展。二是明确各项社区健康服务的责任部门和单位。通过社区健康服务体系责任图的方式公布各部门的具体分工,实现健康资源的逐步下沉,形成合力。三是积极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形成社区健康服务体系责任主体的责任共担,两部门或多部门定期共同组织专项社区健康服务。四是加快成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优化现有的社区健康服务清单。

(二)扩大覆盖面,逐步纳入中青年群体进入社区服务

一是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相配合,以现有的免疫接种、公共体育设施服务等作为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基础,增加以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二是将以往被忽略的中青年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等社区资源,根据中青年群体在工作日期间时间少等特点,课程内容可以跟随服务对象的主体不同进行调整。

(三)努力形成全方位服务体系,“硬件”和“软件”同步完善

一是以社区为单位,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健康知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定期推送健康知识。社区可定时举行健康讲堂活动,可以通过互联网将各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进行实时共享,消除各类社区健康服务机构之间的壁垒。可以通过加快社区智慧健康服务的推广,运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居民健康个性化服务。

二是完善全科医生制和逐级转诊制。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诊疗功能,增加基层社区卫生资源。扩大卫生站/室的医疗服务范围,增加卫生站/室日常慢性疾病药物的配备。对基层医疗机构适当地放松行政管制,可以尝试半完全行政管制,对慢性疾病的相关药物用药范围进行适当放宽政策。

三是增加非盈利体育场所建设。可以对有限的空间进行错峰合理利用,完善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人员结构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的专业体育基础知识培训。政府应不断推进社区体育场地建设,尤其是非盈利社区体育场地建设。

四是政府要逐步发挥指引作用,为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提供政策指引。逐步让政府成为养老服务最大的投资者,经评估后支付给有资格提供照护的养老服务提供机构。社区可以根据年龄提供不同的“养老服务包”,让不同年龄段的老人进行选择。

(四)完善社区健康服务全周期体制,加强闭环管理

一是降低社区居民疾病预防门槛,科学把握对疾病管控的时间点。根据不同疾病最佳的管控时期,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各种疾病治疗条件;增加家庭医生团队人数,适当提高医生收入水平。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室开设率和开设床位,提供专门的康复医学从业人员。

二是在生命的全周期方面,应从宏观层面上建立从孕产妇怀孕建卡、孩子出生打疫苗、中老年慢性病管理,直至人生终点的全方位的以人为本的无死角呵护政府部门应做好引导性工作安排,鼓励各地区积极开展全生命周期性的管理,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全覆盖。

(五)积极搭建社区健康服务多类平台,满足居民多层次需求

一是加快建设“一站式”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在每个社区设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根据居民需求制定社区健康服务的最新清单,实施清单化管理。积极推进“体健结合”,同时关注重点人群的健康需求,并定期发放“居民健康礼包”。二是利用高新技术打造全市居民社区健康服务统一智慧平台。加强社区“智慧健康”服务的推进,通过“健康云”等软件实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数据的实时共享,实现个性化的健康信息推送。开展以可穿戴智能设备、小型智能化检测设备等新技术在社区健康服务中的试点。三是加强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交流与文化融合。积极在社区培育建立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构建社区健康促进和慢性病群防群控的长效平台。

(六)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形成规范化发展体系

一是通过项目、招标将优质社会力量引进社区健康服务。在供需矛盾突出的服务领域,通过项目化、招标等形式,积极引入社会优质资本,大力发展社区健康服务产业。加快推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公平竞争的社区健康服务供给模式形成。探索建立社区健康公益基金,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的力量。二是引导民众主动参与社区健康服务的监督与发展。建立居民积分制度,鼓励居民参与进社区健康服务的需求评估、规划、执行和评价的全过程。培育壮大社区健康服务人才队伍,鼓励民间对社区健康服务的资助。三是构建三方监测评估制度对社区健康服务实施服务过程监测、成效评估的制度,将监测评估结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管理,建立政府、第三方机构、居民等协调互补的综合评估机制。